又到了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自殺白痴 屈原的端午節
大部份歷史給與屈原的評鑑皆正面及渲染的
屈原 楚國的貴族 軍事大臣 有文墨卻自我感覺良好不知變通的文人
在君權爭雄又激烈複雜的政治鬥爭中 他屢戰屢敗 並數度被流放 楚王不重用 世人不理解
然他並無能力去說服別人 促使別人對自己青睞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孤芳自賞的詩人遠離故國
屈原 對於國家 宗廟只有徒嘆之悲 流離後既無國籍又無身份 空有滿身抱負 卻自持別人不懂欣賞而陰鬱 苦悶 乃至憤怒!
求賢既不成 只能遠遊 輾轉反側哀怨無奈 因此惟有〔披髮行吟於澤畔 顏色憔悴 形容枯槁〕地跑到汨羅江把自個綁上大石頭玩起龍宮探險記.
附近居民 漁老見狀 不爽屈原竟然一個人跑去龍宮吃龍蝦啃大魚 順手拿起用糯米做的午餐 紛紛砸向汨羅江洩憤 漁民更是組成龍舟團企圖找到去龍宮的入口 碰巧路過的旅者 覺得有趣誤認是村民的祭典 是呼記錄行於見 回國便發表成遊記^^
屈原愛國愛民、憂國憂民的情緒形象 千百年來一直在中國歷史中蔓延 還被無數的人們所歌頌 認可 諸不知所以為的愛國愛民是自知的國民民族愚昧參照的精神與品量.
由此 每當後世在無限頌揚屈原愛國的同時 也誤將屈原腦障精神一併納入 任由它經脈過絡的建立書籍 詰問史記中 任憑後世解讀自判
如一腦障精神即:一旦政治(生存)不得志 即消極處世!
又他〔世溷濁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馳而不顧〕那狂放不羈的人生態度也被不少後世自喻文人者奉為圭臬
造就日後只要有文人不如意 就以身處亂世而不達 處處用以白眼 不諱怒無常 窮哭無人解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屈原至於江濱,披髮行吟於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屈平曰:「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舉世渾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自投汨羅以死。
廢人評:
一個不敢面對世道現實還自以為是的白痴 人掛了就算了 寫什麼屁〔離騷〕還當真認定以身殉國的思想很偉大累~
思想是雙面刃 善用之 行雲如水 利用之 灑然自律 誤用之 徒嘆之悲
小碎念:要是沒你這自殺白痴 我們也沒有粽子吃 龍舟看 最重要的是…沒假放^^ 真是〔加在〕當時沒有防自殺專線1995^^
補充維基:
屈原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5%B1%88%E5%8E%9F
離騷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9%9B%A2%E9%A8%B7
楚辭/九章 http://zh.wikisource.org/zh/%E6%A5%9A%E8%BE%AD/%E4%B9%9D%E7%AB%A0
留言列表